源遠流長的福建媽祖文化
2015-05-09 17:39: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網(wǎng)
媽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濟險拯溺,護國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后,她仍以行善濟世為已任,救逢兇遇難于眾,人們最終將媽祖奉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女神”。
媽祖平生勇敢善良,聰明穎悟,普渡眾生,濟世利人,死后,人們對她的仰慕和愛戴較之生前有過之而無不及,為此,有關(guān)媽祖的傳說愈演愈眾,愈演愈神。據(jù)《天后志》記載的有十五則,據(jù)《天妃顯圣錄》記載的有十六則。它們分別是:萊嶼長青,禱雨濟民,掛席泛搓,化草救商,降伏二神,解除水患,救父尋兄,懇請治病,收伏二怪,窺井得符,媽祖誕降,湄嶼飛升,驅(qū)除怪風(fēng),鐵馬渡江,收伏晏公,收高里鬼。
媽祖文化與中外關(guān)系史
在中外關(guān)系史上,媽祖信仰與我國古代許多和平外交活動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諸如宋代的出使高麗,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歷訪亞非40多國,明、清兩朝持續(xù)近500年的對古琉球中山國的冊封等等,都是借助媽祖為精神支柱而戰(zhàn)勝海上的千災(zāi)萬劫,圓滿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務(wù)。外交使節(jié)們?yōu)閳蟠饗屪嫔窆?,寫下了大量頌圣文章,而這些原始資料對澄清一些歷史遺留的爭議很有作用。
即如鄭和的《天妃靈應(yīng)之記》碑詳細記錄七下西洋的過程,對史書中的記載的訛誤和不足起到了訂正和補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國冊使汪楫所著《使琉球雜錄》詳述在媽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飛速通過釣魚嶼、黃尾嶼、赤嶼而進入琉球國境的姑米山、馬齒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鄭永安驚嘆如“突入其境”。由此記載可證,釣魚島列島自古就是跟臺灣連結(jié)在一起的中國領(lǐng)土。
媽祖文化與反侵略戰(zhàn)爭史
在反侵略戰(zhàn)爭史上,有關(guān)古籍曾記載中國水師將領(lǐng)依恃媽祖庇護多次把殖民主義者驅(qū)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實。澎湖媽祖廟迄今尤存一塊“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的石碣,這是明萬歷三十二年(1640年)荷蘭殖民者企圖強占澎湖,沈有容從廈門率船隊抵達澎湖,令其無條件撤離后的刻石紀功。明天啟四年(1624年),中國水師復(fù)在澎湖克敵制勝,迫使侵略軍首領(lǐng)牛文來律在媽祖廟簽字投降。至于媽祖助潮讓鄭成功的艦隊順利進入臺灣鹿耳門港的傳說,則在臺灣已家喻戶曉。
您可能還喜歡:
飲食文化:山東飲食習(xí)慣與習(xí)俗
源遠流長的山東體育文化
源遠流長的湖北楚文化
探索山東羅子戲文化的由來
綜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