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清明節(jié)吃什么呢
2015-07-08 17:26: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網(wǎng)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蓖瑯拥墓?jié)日,不同的民族風情過出了不一樣風格的節(jié)日。同樣的食材,在不同地區(qū)做出了不一樣的食物,各有各的特色。下面,小編帶領(lǐng)大家來看看浙江人民在清明節(jié)吃什么。
【浙江全省 大眾的一抹綠色飲食情懷】
一場春雨一場暖,幾場春雨過后,嚴寒的冬季便已不動聲色地離去。立春、雨水、驚蟄、春分再到清明,春風吹綠的江南,在季節(jié)變化中各地都在悄悄醞釀著當季的食物,也在這一季溫暖中拼命展示著最美的景致。
其實,一到清明,浙江的各個角落,家家戶戶都會在準備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葉,做成象征著清明的清明果。人們采摘清明草后洗凈搗爛,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碧綠的艾葉汁或綿菜汁,頓時顯得通體碧綠,鮮嫩欲滴。
清明果軟糯的表皮下,還包藏著豐富的餡料,豆腐干、韭菜、豬肉榨菜、咸菜、豆沙都可以成為清明果的搭檔,這些不同的味道也讓清明有了不一樣的情緒。
清明果的形象也變化多端,有包成團子的,有做成圓餅的,也有包成餃子樣更精致些的,那皺褶的花邊一個個碧綠剔透,好看又美味。
【永嘉 藏在“綿菜餅”里的綿綿深情】
綿菜的學名叫曲鼠草,在清明時節(jié)才會自己生長。綿菜采摘洗凈后搗碎放入米粉中,加入適量的水,在攪拌中讓綿菜會均勻融入。接下來再將鮮嫩的竹筍、豆腐、豬肉、咸菜(或者蘿卜絲)攪拌在一起做成香濃的餡料。
綿菜餅包好后下面再放上一張柚子葉,這不僅能避免粘鍋,還會讓“綿菜餅”多一種柚子的清香。做好后放在蒸籠里蒸上25分鐘,便能聞到四溢的香氣撲鼻而來。
清明掃墓時,永嘉人都會帶上綿菜餅和其他一些祭祀食品去進獻先祖,懷念親人。一路還能感受春風拂面的涼意,以及周圍大好的春色。在古樸的自然山水之間,懷念的愁緒被醞釀成此后前進的動力,以及家庭、宗族更加團結(jié)的力量,這正是溫州人愛拼又講求“根”的性格。
月的永嘉,楠溪江上的碧波映射著陽光,飛瀑下迷蒙的霧氣送來春日的氣息,山峰朗潤翠綠;麗水街的燈光照耀出歷史深處的繁華,古時的灌溉工程展示著先人的智慧,民宿安逸古樸;古村落里的時光愈加淡然綿長,咿咿呀呀的永昆樂曲聲回蕩在大山深處……
【湖州 螺螄與粽子一場不算意外的相愛】
如果說嘉興粽子是城市的標簽,那湖州的粽子更多包裹的是家庭的味道。
湖州的清明,家家戶戶都會裹好粽子。粽子即是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干糧。在這里有句俗語流傳了數(shù)年:“清明粽子穩(wěn)牢牢?!闭f的就是粽子的實用性。在浙北一帶,掃墓一般都被稱作上墳,每年清明去給先人奉上祭品祭拜后,還要清除墳上的雜草,再重新堆上一塊新土,以示敬重。
清明前后,螺螄開始肥壯。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湖州的農(nóng)家清明也有吃螺螄的習慣,這天還會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做“挑青”。家家戶戶吃過后,還會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jù)說屋瓦上發(fā)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養(yǎng)蠶,蠶桑文化也影響著湖州習俗的形成。
古老的飲食文化在一年年的傳承中被完好地保存在每一代人的記憶里,對那些逝去的先人、長輩后輩總會以這種方式加以紀念,也以這種方式表達敬意與思念。總說清明是冷清的節(jié),在這里這卻又是充滿情意溫暖的節(jié)。
你可能也喜歡:
南方清明節(jié)吃什么,你知多少
解惑:清明節(jié)為什么要放風箏
福建清明節(jié)吃什么過節(jié)呢?
清明為什么要吃豆腐?
綜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