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元節(jié),這里有你想要的和不知道的
2016-03-29 11:07: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網(wǎng)
平安米
在香港,盂蘭勝會后會有派“平安米”的活動,所派的米本是用作施食,放于招魂臺和面燃大士普渡真君(大士王)神像附近,正向經(jīng)壇方便鬼食用,人們相信瑜伽焰口之后,食物會增加千萬倍;儀式過后,食物形雖在而質(zhì)已變,變得淡而無味。但丟棄又覺得浪費,于是就把白米派給窮人,美其名為“平安米”,既能積德,又能物盡其用。
傳統(tǒng)上這些米并非用作取代貯糧,而是每次溝一小撮到原有的米糧中一起烹煮,寓意長食長有,以保平安。近年人們不了解這些米的真正意義,加上心態(tài)改變,部份施米者視之為一般的“慈善活動”,派高價名牌白米,與盂蘭本義有違。受米者亦把所派之米視為福利捐獻,當作生活必須,不惜追索,甚至轉(zhuǎn)售圖利,已失去原來避免浪費的意義。
民間儀式
在諸多華人社會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與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檳城等,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jié)日,不少人會在舊歷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牲禮、燒酒、糕點、糖果、水果等,甚至全豬(閩南語俗稱神豬)、全羊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游玩的眾家好兄弟(閩南語對幽靈的敬稱),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現(xiàn)時民間的“中元普渡”習(xí)俗是三教合流的結(jié)果,民間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連救母的傳說習(xí)合,把施餓鬼與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種民間習(xí)俗。每年到了農(nóng)歷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紙,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人們相信這樣可以化解其怨氣,不致于為禍人間。
普渡的祭拜方式有三種:
“三案式”:分為上案(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地官大帝、救苦天尊與眾神佛)、中案(普渡真君)、下案(好兄弟)。一共擺放三張神案,紙錢、祭品各異。此種儀式繁瑣,最為虔誠。
“兩案式”:僅供奉普渡真君(普渡公)神案、好兄弟神案。這是折衷的結(jié)果。
“一案式”:先祭祀完普渡真君,燒完四色金紙后,再呼請好兄弟加以祭拜。改良方式有“一案兩爐式”,壇首擺放普渡真君香爐,壇中擺放好兄弟香爐。先向真君頂禮,拜完后再拜好兄弟的香爐。
在臺灣民間信仰,普渡的擺桌祭拜,又分成“公普”(又稱“聯(lián)普”,全聚落、團體或廟境居民聯(lián)合舉辦)與“私普”(個人或單一家庭、機關(guān)舉辦),今日臺灣,由于商業(yè)社會,幾乎皆以方便面、零食、白米等能久貯之物為主,而牲禮、五味碗也愈來愈少見。
普渡舉辦時,供桌上也會豎立彩色三角形紙旗,號稱“普渡旗”,該旗以毛筆寫上“慶贊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冥輝普照”等“中元敬語”,也會寫上信士姓名。
先祭拜統(tǒng)領(lǐng)萬姓幽靈的普渡真君,并焚燒四色金紙。燒完金紙后,開始祭拜所謂的“好兄弟”,并在每一項供品插上一炷香,也會在供桌下放置香皂、毛巾與盛滿清水的面盆供“好兄弟”梳洗,此時有的人會先燒“經(jīng)衣”,這是一種代表衣物與日用品的紙錢,讓“好兄弟”們先換上新衣。許多抽煙者,還會點燃香煙,插在香腳上,推己及“魂”,供“好兄弟”吞云吐霧,別有一種人情味。祭拜完后,焚燒銀紙,歡送眾家“好兄弟”離開。
你可能也喜歡:
北美洲的南部國家:墨西哥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
七月半是什么時候,2016年七月半是幾號
態(tài)度嚴謹?shù)膰遥旱聡心男﹤鹘y(tǒng)節(jié)日介紹
父親節(jié)賀卡里面寫什么呢?用心最重要
綜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