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建筑特色與特征
2015-08-03 15:56: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網(wǎng)
因為地域的差異我們住的房子都是不一樣的。畬族由于深居山區(qū),交通不便,當?shù)赜譀]有可燒煅貝灰的原料“海蚺”。所以,建筑材料只能就地取材,用黃土做磚砌墻,茅草為屋頂,這樣也大大的節(jié)省了費用。因為這樣的房子承受不了大風的壓力,所以房子蓋的很低。那么,下面一起深入畬族文化了解當?shù)氐慕ㄖ伞?/p>
畬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種類型,“竹竿寮”和“走馬寮”。“竹竿寮”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竹竿厝。它門面小但縱深長,就象竹竿一樣修長。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棟柱與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與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為走廊,正廳照壁在后二柱之間,照壁就在兩邊的挾柱。照壁中間設(shè)有神龕,奉祀祖先。
一幢房屋至少有兩“木扇”柱子在兩邊牽墻,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不等的。正廳左右對稱,偏間鋪以地板,前一丈的方間為“暖堂”。堂前中間的桌下放有方形火爐,冬、春季可取暖、烘干。后一丈間鋪設(shè)有對面床,中間空地為通往廚房的通道,照壁后無天井,而是砌上墻,做廚房用。樓上設(shè)谷倉和客房,正廳樓上不隔房間。
走馬寮的造型多為“日”字形,前后均有廂房,稱為“伸手”后廂稱為火廂。棟柱與第二柱相距八尺,偏間隔到廊柱,走廊不設(shè)廊柱,以馬腳架下檐,過間一丈二尺,前后的臥室較大,少鋪地板,不設(shè)暖間,僅在爐前設(shè)一火爐。照壁后有天井和小廳?!吧焓帧泵颗湃?,有二、三格不等。前天井較大,放中門,蓋門樓。
?。ㄒ唬┟╁?br /> 山區(qū)畬族同胞傳統(tǒng)建筑是茅寮,也稱為“畬寮”。茅寮分為山棚與泥間兩種:山棚,顧名思義就是山上的篷棚。通常以三、五根帶丫的樹枝或樹干作為支柱,上面架上橫條作為棚的主體架構(gòu),頂部成金字狀,中間高而兩邊低,上面再用茅草或樹皮覆蓋以避風雨;泥間,也稱“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蘆葦桿編成籬笆狀,拐角處用木頭固定,然后涂上泥巴,做成“墻”。
上面以三根木頭橫架,中間高而兩邊低,同樣用小竹等編成籬笆狀物鋪在上面,蓋上茅草或樹皮,再用藤條將其固定而成。山棚通常建在靠近勞動的田邊或山地旁邊,作為勞動中間的休息場所,或臨時過夜的住所。而“土寮”通常建中村中,為畬族同胞的普通民居。
?。ǘ┩哓?br /> 瓦厝也稱為“瓦寮”,顧名思義就是上面用瓦片覆蓋的房子。“瓦寮”的建筑通常是用泥巴夯實成墻。泥巴是用黃泥土浸漂,再借用牛力在泥上多次反復踩踏,以增加土的粘性,然后加入稻草制成土磚,由于有稻草的牽引,土磚的硬度更高。將土磚按一定格式堆疊起來就成了墻。
墻上面橫架杉木,鋪上木片,再蓋上當?shù)刈灾频耐镣?,就成了屋頂,可檔雨。只是在鋪設(shè)土瓦時,瓦片之間不用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為陽作瓦槽,以小瓦為陰作瓦瓴,這樣就把可能漏雨縫隙給封閉了,這就是建筑上所說的“陰陽蓋”了。
?。ㄈ╈籼?br /> 大凡畬族村創(chuàng)村之時都會集中建一座房子,這座最早建設(shè)的房子就是他們的“祖厝”。早期一般畬村議事、祭祀等族內(nèi)活動都在“祖厝”的公廳內(nèi)舉行?!白尕取笔莿?chuàng)村的第一批建筑物,雖然年代久遠,陳舊不堪,但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宗族的權(quán)威性。
此類建筑物與民居毗鄰,建筑風格也與民居相類似,但規(guī)模較民居要大。到了一段時間之后,生活穩(wěn)定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且人口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這時祖厝的規(guī)??赡芘c各種活動的開展不相適應。在這種情況下,村中畬族同胞會建設(shè)更大規(guī)模的祠堂。
猜你可能也喜歡:
獨特的仫佬族樂器代表:嗚哇
令人沉浸其中的仫佬族民歌
仫佬族春節(jié)過年習俗
漢族的待客禮儀是怎么樣的
綜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