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民間藝術(shù)奇葩“壯劇起源”
2015-05-05 12:46: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網(wǎng)
第七代班主黃永貴曾參加過南寧的粵劇班社,抄了六十多個粵劇劇本,回鄉(xiāng)后與第五代班主廖法侖合作將劇本譯成壯語,并以土語形式演出。他還組成螺陽劇社,成為北路壯劇的代表。黃永貴根據(jù)章回小說《五虎平南》的故事情節(jié)編演了贊頌壯族民族英雄的大戲《儂智高》,最多時有六十四個演員同臺演出,從此奠定了北路壯劇的基礎(chǔ)。這一代是土戲的全盛時期。北路壯劇流行于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地區(qū)。
由于地域環(huán)境、方言土語、音樂唱腔、表演風(fēng)格及伴奏樂器的差異,壯劇產(chǎn)生了廣西的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约霸颇系母粚帀褎 V南壯劇等分支。其中廣西北路壯劇流行于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地區(qū),以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為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調(diào)、平調(diào)、卜牙調(diào)、毛茶調(diào)、罵板、恨板、哭調(diào)、哀調(diào)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劇目有《卜牙》、《文龍與肖尼》、《劉二打番鬼》等。
廣西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和馬隘壯戲,流行于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地區(qū),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為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嘆調(diào)、采花、喜調(diào)、快喜調(diào)、高腔、哭調(diào)、寒調(diào)、詩調(diào)等,行腔時采用幫腔形式,劇目有《寶葫蘆》、《百鳥衣》等;壯族師公戲脫胎于壯族民間師公教的祭祀娛神歌舞,流傳于廣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另有特點。
壯族人所以迷戀于壯劇,除了戲的內(nèi)容吸引人以外,樂神消災(zāi)、人壽年豐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就記述了壯族的歌唱風(fēng)習(xí):“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無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相樂之?!眽炎迦丝釔蹓褎?,早期似乎與宗教信仰有關(guān)。馬隘壯劇的唱腔來自舞蹈,舞蹈也與巫舞有關(guān)。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戴木面具或紙畫臉譜,穿長紅袍,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為“儺”。
您可能還會喜歡:
布朗族種茶飲茶的傳統(tǒng)習(xí)俗
與茶密不可分的布朗族文化
淺談藏族舞蹈的歷史文化的特征
撒拉族籬笆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綜合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