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的“活化石”-廈門南音
2015-03-20 12:09:00作者:匿名第一星座網(wǎng)
二、組成
南曲音樂包括“指、譜、曲”三類:“指”是有詞有譜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 白V”是無詞而有琵琶指法的器樂演奏譜。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譜”,以“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四套最為著名“曲”即散曲(亦稱草曲),在南曲音樂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
南曲使用的工尺諧與眾不同,是一種獨特的譜式,以“X(尺字的俗寫)、工、六、土、-”。這五字依次代表“宮、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樂隊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兩種不同組合:洞管——洞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
品管——品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
?、谙滤墓軜菲饔心蠂啠ㄖ幸魡顓龋?、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叫、鐸(木魚)、四寶、聲聲(銅鈴)、扁鼓,共十種,故又稱“十音”。在惠安一帶有用云鑼、銅鐘、小釵和笙等。
三、成因
南樂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閩南語泉音為主,始于何時,民間有種種傳說,未見歷史文獻(xiàn)記載。但從南樂的音階、曲牌、樂器等分析推斷,它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
泉州南音同其他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一樣,有著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它是從中原傳到閩南來的,與歷史上的三次南遷大移民有關(guān)。一是晉?永嘉衣冠南渡。晉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后晉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稱晉江。幾年前,南安豐州廟下晉代古墓葬出土發(fā)現(xiàn)部曲印章,可見當(dāng)年入泉的士大夫連他的部曲都遷來了,也就是說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二是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王審知之侄王延彬在南安設(shè)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人紛紛南遷。三是北宋覆亡。宋都南遷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來泉州。士大夫南遷帶來的中原音樂,這些音樂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來。南唐?顧閎中的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即可印證。
南樂的五聲音階“工六×乙士”,與古代的“宮商角征羽”相同,而其工尺譜正產(chǎn)生地隋唐。從南樂曲牌來看,出自唐以前的有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折柳吟、陽關(guān)曲、漢宮秋、后庭花等;出自唐宋“大曲”的,有三臺令、梁州曲、甘州曲;出自佛曲的有婆羅門、太子游四門等。這些充分證明了它與隋唐音樂的聯(lián)系。
可能你也喜歡:
最具天津特色的民間曲藝:天津時調(diào)
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河北京東大鼓
柔美的河北井陘拉花文化
上海本土藝術(shù)文化:浦東說書
綜合測試